美国之音外事记者
美国总统拜登星期四(1月26日)下令延长和扩大部分在美国的香港居民“延期强制离境”的资格。这份备忘录说,由于北京强行在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继续侵蚀香港居民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美国这样做符合其外交政策利益。
美共和党籍联邦众议员罗伯·惠特曼(Rob Wittman)周三(1月25日)在一次对话中谈到中国对美国构成的挑战时说,中国是美国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但他同时表示,美国有能力应对这一挑战并最终获胜。这位众议院新成立的特设中国委员会的成员说,台湾问题是该委员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且他们会在台湾举行听证会。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美国国防工业基础(defense industrial base)还没有为目前存在的竞争性安全环境做好充分准备。报告说,乌克兰战争暴露了美国军工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削弱美国军队对中国进行持久战的能力,包括在台海冲突中出现弹药库存不足,导致所谓的“空箱子”问题。
“我们的接触不是交易性的,作秀或是短期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星期五(1月20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谈到美国与非洲的关系时说。她指责俄罗斯与中国的一些行为伤害了非洲。耶伦对非洲三国的十天访问是拜登政府试图深化与非洲的关系并抗衡中国与俄罗斯在该大陆的影响力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最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中两国的贸易额有望创下记录,尽管有关两国正在进行经济脱钩的讨论不绝于耳。研究美中贸易关系的专家认为,这表明美中之间存在“选择性脱钩”。与此同时,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以及全国零售联合会等多个行业机构发表报告说,美国对中国实施的301条款关税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随着美国越来越多的州宣布禁止在州政府的设备上使用抖音国际TikTok软件,该公司正试图通过重组以增加透明度来缓解人们对其数据安全存在的担忧,避免TikTok在美国遭到全面禁止的命运。有关专家认为,把数据存储在美国公司的服务器上或是在美设立新的子公司并不见得能打消人们的疑虑。
拜登政府一直在考虑出台一项行政命令,限制美国对中国的关键高科技行业进行投资。据悉,白宫倾向于收窄这些投资限制的领域,使之更有针对性。一些专家认同缩小投资限制领域的做法,但认为有些领域的界定不够明确。也有人认为,应尽快出台限制措施,而且这种投资限制应该由国会通过立法而不是通过政府的行政命令来实施。
美国一位高级贸易官员星期二(1月10日)表示,在美国贸易代表团这个星期前往台湾进行贸易谈判时,不排除双方达成“早期收获”协议的可能。这位官员还预期美台之间的贸易谈判将达成雄心勃勃的协议。华盛顿与台北是根据去年启动的《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而举行贸易谈判的。
2022年,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的背景下,美国拜登政府仍然把中国视为“后果最为重大的地缘政治挑战”,但强调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爆发冲突,也不寻求冷战。自特朗普政府时期就不断恶化的美中关系继续螺旋式下滑,直到11月中旬,拜登总统在印尼巴厘岛参加20国集团峰会间隙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面对面的会晤,美中关系有所企稳。但是围绕拜登政府既竞争又合作的对华战略是否存在内在不协调的辩论仍在继续。
前中共领导人江泽民在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被血腥镇压后登上中国政坛的最高峰,而在他去世之际,中国爆发了自1989年他出任中共总书记以来未曾有过的公开反抗浪潮。在这个敏感时刻,他的去世是否会像当时的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去世那样再次引发大规模的抗议呢?
在中国多地爆发了针对“清零”政策和封控措施的抗议活动之际,拜登政府在表示支持和平抗议的权利的同时,做出了相当慎重的表态,避免发表任何可能被北京视为具有挑衅性的言论。其他西方大国目前也对中国的抗议活动作出了温和的反应。德国总统表示理解中国的抗议活动,澳大利亚外长则呼吁中国当局与抗议者进行“建设性的接触”。
白宫星期一(11月28日)对中国当局严厉推行“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引发的大规模民众抗议活动发表声明,称在世界各地,每个人都有和平抗议的权利。
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最新的研究显示,中国政府近年来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出现明显下降,与中国加大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努力形成对照。跟踪中国对该地区的援助的专家说,中国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更多集中在近年与台湾断交并转而和中国建交的国家。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一(11月14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了众所瞩目的面对面会谈。华府有关专家表示,这次拜习会超过了预期,但双方在台湾问题上都没有做出让步。一位前白宫官员说,这次会议的结果符合美方的期待,为双边关系变得更糟设立下线,但台湾问题仍将对美中关系带来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2023年。
由全球最大经济体组成的20国集团即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领导人峰会。这次峰会是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不知道以什么方式收场以及美中关系处于两国建交以来最低谷的背景下举行的。前澳大利亚总统陆克文(Kevin Rudd)认为,这次峰会的关键意义不是与俄罗斯有关,而是美中能否找到稳定两国关系的机制,不让这个关系“在过去3年的自由落体状态下继续结构性下滑”。
美国总统拜登星期五在埃及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7次缔约方会议后将前往印度尼西亚,在参加20国集团峰会的间隙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会谈。此刻两国关系正处于建交以来的最低点。研究美中关系的美国专家不期待这次见面能有什么突破。他们认为这是双方使关系稳定下来,不至于失控而做出的努力。
美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周一(11月7日)晚在纽约出席外交关系协会主办的一场活动中说,朝鲜和台海紧张局势是可能导致印太地区爆发战争的两个非常紧迫的安全挑战,而拜登政府非常重视解决这些挑战并投入了相当的资源和努力。他还表示,中国与俄罗斯是美国同时而且在同等重要层面上面对的两项战略挑战。他说,大国竞争是一个长期命题,且没有固定的结束日期,它有着与冷战完全不同的性质,需要一套不同的工具来对付。
“我不认为中国在短期内打算入侵台湾,”美副国防部长科林·卡尔(Colin Kahl)星期五在华盛顿说。他也不认为习近平已经就武统台湾做出了决定,而是让中国军队到2027年具备这种能力。这位官员说,中国想主导技术制高点、支撑这些技术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与准则的野心是使中国成为美国的步调挑战的原因之一。
在大国博弈加剧以及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都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不过,美国负责世贸组织和多边事务的助理贸易代表杜尔金表示,世贸组织对美国的利益至关重要,美国必须在推动该机构的改革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继美国商务部公布了针对中国的芯片出口和技术管制措施后,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吉姆·班克斯(Jim Banks)众议员又提出了加强出口管制的立法,以阻止中国获得敏感的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新的提案要求把出口管制的权力从商务部转移到国防部。
加载更多